困住:特权阶层和有产者如何破坏了美国梦
美国曾是世界上流动性最强的社会。如今,我们却被困在原地,这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人们应该能够选择自己生活的社区,而不是被困在出生的地方,这一理念是美国独有的创新。它是美国繁荣与民主的基石,也很可能是
美国曾是世界上流动性最强的社会。如今,我们却被困在原地,这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人们应该能够选择自己生活的社区,而不是被困在出生的地方,这一理念是美国独有的创新。它是美国繁荣与民主的基石,也很可能是
文/徐瑾 在2025年初,你可能注意到一则沸沸扬扬的谣言,即“中国80后的死亡率超过5%”。 官方表示这是一则假新闻,其用于计算剩余生存率的数据有误。同时,从概念上讲,死亡率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地区的
全球出生率正在大幅下降。我们应该担心吗? 文/吉迪恩·刘易斯-克劳斯(Gideon Lewis-Kraus) 社会确实会崩溃,有时甚至相当突然。尽管如此,那些唱衰的预言家们或许应该记住,总体而言,他
文/徐瑾 结婚越来越不流行了。 中国结婚率降至历史低点,2024年仅有610.6万对新人步入婚姻殿堂,距离2013年的1346.9万可以说腰斩,而离婚登记数为262.1万对。面对这样的数据,我们不禁
文/刘慧宁 1985年伍迪·艾伦在其天才之作《开罗紫玫瑰》中回顾了1930年代……深情地描绘了当时文化的双重性。米娅·法罗在片中是个小镇女招待,靠看电影满足幻想,丹尼·艾洛扮演她失业的丈夫,一个粗笨
文/李厚辰 在经济快速下滑的时候,我想政治致郁的大时代才正刚刚开始。 政治致郁是大家都了解的概念,我想阅读这篇文章的人也许已经经历了漫长的政治致郁史,这已然不是新鲜事。但我不知你是否有这样的感觉,简
文/王绮婷 曾有一位上海妈妈在网上晒出孩子拿到“幼升小录取大满贯”的文章,文章记录了自己的孩子为了考上名牌小学,自幼儿园起就参加补习班,学习英文、数学、逻辑题……经过半年的紧张备考,最终拿到四所名校
文/张丰(南都观察特约作者) 中国中产的问题,在于除了生活方式的骄傲,没有其他更有力、更有意义的价值取向。他们并没有发展出真正属于自己的“文化标签”,也没办法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成都一家星巴克
文/田思奇 在等级秩序森严、文化极端保守的日本职场里,主动离职的过程可能漫长又磨人,还会被雇主称作“不光彩的行为”,甚至有雇主认为“辞职就是一种背叛”。至于离开的人,则被视为“软弱的放弃者”。为了逃
文/李佩珊 “现代日本少子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尽管经济上的贫富悬殊在扩大,大多数的日本年轻人却依然继续想过着‘中流’的‘普通的生活’。” 在《低生育陷阱:日本少子化对策的失败》一书中,日本著名社会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