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年:当代“复古”与“五四运动”再反思
作者:郑永年(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 今年迎来了“五四运动”100周年。自上世纪90年代以降,人们一改以往每年都会高调纪念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做法,不仅越来越“低调”,而且在学术和政策领域出现
作者:郑永年(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 今年迎来了“五四运动”100周年。自上世纪90年代以降,人们一改以往每年都会高调纪念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做法,不仅越来越“低调”,而且在学术和政策领域出现
(本文是作者在北京大学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论坛上的发言) 作者:王也扬(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在“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这三种说法中,“五四新文化运动”说,因
作者:徐瑾 宋代是一个矛盾的时代。 前人感叹读宋史常流泪。明代王夫之曾经批判“陋宋”,国史大家钱穆更是表示汉唐宋明清中,宋是“最贫最弱”的一环,“从政治制度上看来,也是最没有建树的一环”。与此同时,
作者: 黄屏(哲学学者、回响工作室内容总监) “自由”这个现代词汇用起来,有时候让人觉得词不达意。西人有《论自由》、《论出版自由》,有《自由选择》、《逃避自由》,还有“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
作者:陈良 乾隆皇帝庙号高宗,是满清入关后的第四位皇帝,在位时间长达六十年之久。《清史稿》评价:高宗运际郅隆,励精图治,开疆拓宇,四征不庭,揆文奋武,於斯为盛。学界称赞,他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
作者:许倬云 杨庆堃先生讨论中国人的宗教时,曾将建制性的宗教放在一边。其实在这一方面,中国近代百年来,也未尝没有值得注意的现象:建制性宗教的世俗化。人生在世,忧愁烦恼、苦多乐少,不得已时寻求解脱,大
太平天国是一场叛乱还是革命?外国势力的角色作用如何?历史是国人的宗教。如何跳出以中原为核心的正统叙事? 作者:徐瑾 唯有在对比之中,历史才充满了探索的可能性。 在清宫戏的流行中,大家惊讶于乾隆是华盛
作者:朱大可 就其本性而言,任何文化史都是欲望史,它向人们揭示了欲望生长的进程、表达形态,以及欲望发生的机制和原因,人处理欲望的各种手法,等等。与传统文化史相比,欲望史将更明澈地展示文明的历史本相。
作者:陈行之 1 历史情境往往是历史本质的显现。在一定的历史时空发生什么事情,出现什么人物,并非出于随机或故意,而是由那个时期的历史本质所决定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以1688年为例。 如果你在16
作者:盛洪 如果读者不同意这个题目,那一定是没有读过库朗热的《古代城邦》。大多数中国读者在近代以来接受了太多的有关中国与西方如何不同的观念;既然从来不同,何谈分道扬镳?其实他们只是忘了,人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