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之于中国,最重要的经验是通过政治变革建立了法治化的“国民国家”
作者:王新生 首先我想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文革后的第一批大学生。上大学之前,在社会上待过五年,当过三年农民,当过两年工人,把英语都忘光了。所以进入了大学历史系,老先生们说日本人做历史做得不错,你们就学
作者:王新生 首先我想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文革后的第一批大学生。上大学之前,在社会上待过五年,当过三年农民,当过两年工人,把英语都忘光了。所以进入了大学历史系,老先生们说日本人做历史做得不错,你们就学
在我们的文明解读里,常常以为传统文明一转型就会死亡,而现代文明才能新生,这是五四运动中一批学者得出的过激结论。但日本人在迅速华丽转身、跻身西方文明最前沿时,并没有放弃传统,并没有因为说“自己没有历史
作者:吕嘉健 一.“小日本”并不小 我在日本旅行的时候,坐在旅游大巴上,沿着逶迤的公路,从北向南观赏,穿过深山密林,绕过日本最大的淡水湖琵琶湖,首先感到日本的高速公路实在是狭窄,仅仅容得下两辆车双向
作者:青树明子 春节已顺利过去。今年也有很多中国人来到日本。作为一个日本人,我发自内心表示感谢。 很多日本媒体报道了中国人在日本过春节的情形,但今年从“爆买”向“体验”的过渡似乎逐渐明显。据说时下的
作者:吕嘉健 礼是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 费孝通《乡土社
作者:张石 唐·韩愈在《柳子厚墓志铭》中云:“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这就是“落井下石”这个成语的来源,意思说:有人遇到一点蝇头小利
19世纪的日本明治维新,彻底改变了这个“一衣带水”的邻国的命运。同样是位于东亚的大国,中国的改革维新起步虽早,但道路更为曲折,且充满了暴力。而日本打开国门,以及融入世界的方式相比中国则确实更为顺畅—
本文是鲁迅先生1932年在北平辅仁大学演讲,记录稿最初发表于1932年11月30日北平《世界日报》“教育”栏。发表前曾经鲁迅修订。 作者:鲁迅 我是上星期到北平的,论理应当带点礼物送给青年诸位,不过
作者:郑永年(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 1979年哈佛大学傅高义(Ezra Vogel)教授在美国出版了题为《日本第一:对美国的教训》的著作。这本书马上被翻译成日文,于1980年出版。在日文版
作者:近藤大介 也许是“暖冬”的原因,去年12月,东京很多道路两旁的银杏树依然一片金黄。当月,一则劲爆的消息从这片金黄的土地传向了各地。当然,所谓的“劲爆”并不是指发生了什么骚乱事件或者重大事故,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