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和李嘉诚——不同背景下的不同道路
文/李瀚明 3月23日是李光耀十周年的忌辰。从2015年李光耀撒手人寰以来,亚太社会乃至世界的国际关系,早已大为变化。 每当谈到新加坡的时候,不少人会将之与香港对比;而当中最为明显的,莫过于将李光耀
文/李瀚明 3月23日是李光耀十周年的忌辰。从2015年李光耀撒手人寰以来,亚太社会乃至世界的国际关系,早已大为变化。 每当谈到新加坡的时候,不少人会将之与香港对比;而当中最为明显的,莫过于将李光耀
本文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博雅特聘教授张维迎在当代经济学基金会第六届(2023年5月)思想中国论坛上的主旨演讲。 文/张维迎 谢谢,非常高兴今天晚上和各位分享。张军教授和冯兴元教授刚才讲的一个观点
文/李海燕 2024年7月1日,日本发行了新纸币。五千日元纸币上的人物为日本女子教育的先驱者津田梅子,一千日元上纸币的人物为日本近代医学的开创者之一北里柴三郎。最大面值的一万日元纸币的人物从福泽谕吉
产能过剩怎么办?如何破局? 早在上世纪70、80年代,日本企业就开始面对产能过剩和内卷问题,从90年代开始,日本企业用了30多年时间在海外“再造了一个日本”,成功避免了内卷,其经验值得今天的中国企业
文/正解局 阿里巴巴原来有个“百年阿里”内部培训,办了十几年,现在阿里很多员工都是“百阿”毕业生。 这个活动起源是,马云在不少场合说过,希望“阿里集团能够坚持102年,成为一家百年老店”。 现在人的
文/李海燕 二战后日本企业的发展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日本企业国际化的历史。最近几年,我们经常能听到“失去的三十年”这种声音,但是从国际化的角度来讲,泡沫经济破灭之后的三十年,日本没有任何失去的地
文/李海燕 日式“耐心资本”的本质是构筑共赢关系和对人的尊重。正是这两点奠定了战后50年日本赶超欧美的基础,也让日本企业在泡沫经济破灭后得以熬过漫漫长冬 中国社会开始关注“耐心资本”这个概念,背后的
文/郑永年 2022年党的二十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和目标。2023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
文/阜成门六号院 这种极端主义力量最终是要吞噬整个社会,你我他之间只不过顺序不同而已。 美国在进步主义时期曾经涌现过一场“扒粪运动”(muckraking),Henri George、Lincoln
文/陈永伟 当地时间1月30日,微软公布了其2024财年第二财季(即2023自然年四季度)的财报。财报显示,该季度微软的总营收为620亿美元,同比增长18%;净收益为219亿美元,同比增长33%。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