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变局:极右翼世界革命与人类的战国重现
文/笑蜀 2025年2月28日美乌白宫之争,震惊全球。白宫对侵略者普京的谄媚与对受害者乌克兰的冷酷,形成鲜明对比。这并非孤立事件,而是白宫以“和谈”之名,对乌克兰施加极限压力、逼其变相割地求降的连续
文/笑蜀 2025年2月28日美乌白宫之争,震惊全球。白宫对侵略者普京的谄媚与对受害者乌克兰的冷酷,形成鲜明对比。这并非孤立事件,而是白宫以“和谈”之名,对乌克兰施加极限压力、逼其变相割地求降的连续
文/孙立平 乌军成建制攻入俄罗斯本土,并在短短几天时间占领一块不小的地盘,出乎世人预料,包括俄罗斯。虽然战斗还处在扑朔迷离的状态,但有一个问题是越来越清楚: 俄罗斯的信息和决策机制出了问题。 非常有
摘录:民族主义现在是俄唯一可以凝聚各种力量的旗帜,也是普京屡试不爽的法宝。知识界也概未能例外。有人评论说,俄知识分子中少有在民族问题上能够逃脱唯我独尊的”国家主义”的陷阱,哪
文/易中天 普里戈任死了,不禁让人想起韩信。 当然,瓦格纳组织这位创始人乘坐的飞机为什么会发生事故,我们不清楚,也不敢妄测。联想到韩信,也可能是妄想。 不过,韩信这人,还是值得一说的。 他是成功者,
文/KAI BIRD 1954年春的一天,罗伯特·奥本海默在新泽西州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办公室外偶遇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奥本海默自1947年起担任该研究院院长,而爱因斯坦自1933年逃离德国以来一直
作者:海边的西塞罗 当地时间2022年8月30日,戈尔巴乔夫的心脏停止了跳动,苏联最后一代领导人去世了。 可能是因为“战斗民族”体质和酗酒的缘故,苏联-俄罗斯领导人大多享寿不永,但戈尔巴乔夫却是个特
作者:弗拉季斯拉夫·伊诺泽姆采夫 当世界迎来一个新的十年,我们很自然地会对过去十年做一次小结。 对于俄罗斯而言,这样的总结似乎更为恰当,因为在过去30年间,俄罗斯经济正是以十年为一个周期发生变化的:
作者:孙盛起 索尔仁尼琴,被誉为“俄罗斯的良心”。 他原本是数学高材生,如果按照预想,也许会在象牙塔中穷其一生钻研数学。可是,命运的捉弄使他历尽苦难,促使他从对数字的思考转为对人生和国家的思考,并最
作为前苏联的情报组织,克格勃已经成为一个传说,主要“活”在好莱坞电影里。在电影里,他们无一例外的凶猛、狠毒,但最终都被代表正义的欧美情报人员成功“解决”掉。 不过真实的情况也许恰好相反,美国人自己承
作者:华盛顿邮报 德国德累斯顿市盎格利卡大街4号(No.4 Angelikastrasse)是一栋坐落在可以俯瞰易北河的小山丘上的灰色别墅。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一位年轻的苏联特工在此发展线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