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中国人的认知最终将决定中国有什么样的世界和未来
文/赵晓 晨读一文《张维迎:如今中国不友好的国际环境的原因分析》。 文章的核心观点是:今天所面临的不友好的国际环境,与一些经济学家对中国40年成就的错误解读不无关系。 中国主流观念认为,国际关系就是
文/赵晓 晨读一文《张维迎:如今中国不友好的国际环境的原因分析》。 文章的核心观点是:今天所面临的不友好的国际环境,与一些经济学家对中国40年成就的错误解读不无关系。 中国主流观念认为,国际关系就是
文/JOHN RAPLEY 美国喜欢用溢美之词来形容自己。闪闪发光的山巅之城。不可或缺的国家。自由人的家园。当然,每个绰号都有其道理。但还有另一个并不总是那么讨人喜欢的说法也适用于美国:全球帝国。
摘录:民族主义现在是俄唯一可以凝聚各种力量的旗帜,也是普京屡试不爽的法宝。知识界也概未能例外。有人评论说,俄知识分子中少有在民族问题上能够逃脱唯我独尊的”国家主义”的陷阱,哪
BY Yasar Bukan, Toronto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After wrapping up a recent four-day trip to China,
中关于福岛核废水的事,我觉得有必要把整个事情来龙去脉捋一下。 这事要从2011年3月11日说起。 福岛核灾 那一天,在日本东部海域发生了9级大地震,引发了一波超级海啸。从性质上讲,这是天灾,日本首先
How Beijing’s Struggles Could Be an Opportunity for Washington By Adam S. Posen August 2, 2023 As 2
文|包刚升 全球政治格局的基本特征是,还存在三种主要的分裂,即国家维度、政体维度与文明维度上的分裂。 国家维度的全球分裂 迄今为止,人类不同政治体在国家维度上依然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无论以和平基金会
编者注:本文作者为格雷厄姆·艾利森,哈佛大学约翰·F·肯尼迪政府学院的政府学教授。他是该学院的创始院长,也曾担任美国助理国防部长,并著有《注定一战——美国和中国能否逃脱修昔底德陷阱》一书。 6月24
文/陈季冰 3月12日,在一家美国智库举办的讨论会上,米尔斯海默详尽追溯了乌克兰危机的来龙去脉,并将引燃战火的责任全盘归咎于美国和西方——北约和欧盟的持续东扩积压了俄罗斯的国际空间,令它感到自身的安
文/KAI BIRD 1954年春的一天,罗伯特·奥本海默在新泽西州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办公室外偶遇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奥本海默自1947年起担任该研究院院长,而爱因斯坦自1933年逃离德国以来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