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贲:文革道歉中的巧辩和半真相
文/徐贲 2014年1月12日,”文革”标杆人物宋彬彬在北京师大女附中(现”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向”文革”中受到伤害的老师和
文/徐贲 2014年1月12日,”文革”标杆人物宋彬彬在北京师大女附中(现”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向”文革”中受到伤害的老师和
文/阜成门六号院 (一) 笔者在整理卞仲耘遇难资料的时候,又传来了深圳日本学校一名10岁的男生,受到暴力袭击,不治身亡的消息。尽管二者性质有巨大差异,我国社会环境也已经发生本质不同,不过过去历史教训
文/陶东风 1951年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起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名字叫“洗澡”。这个词见于1952年1月22日发布的官方文件《关于宣传文教部门应无例外地进行“三反”运动的指示》,“指示”要求:对于校
嘉宾: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任剑涛 清华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 吴强 主持人: 蒋保信 民主的阴暗面其实是现代性的阴暗面 主持人:今天我们要读的书是《民主的阴暗面——解释种族清洗》。我觉得在大家的
作者:陈行之 1 写下标题才想起应当查一查“氛围”是什么意思。 《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周围的气氛和情调。”并且举例说:“人们在欢乐的氛围中迎来了新的一年。”面对这个解释我有点儿沮丧,首先,我觉
作者:郭良平(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今年(本文首发于2016年06月11日——编者注)5月16日是文化大革命爆发50周年。从90年代起,”毛泽东热”就不时成为
作者:季羡林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十六七年以来,我一直在思考有关这一次所谓“革命”的一些问题。特别在我撰写《牛棚杂忆》的过程中,我考虑得更为集中,更为认真。这可以算是我自己的“余思”或者“反思”吧。
本文节选自VOA“美中建交40周年”专题文章《打破坚冰的时刻:亲历者回忆美中建交风云》,略有改动。 从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到1972年尼克松总统跟周恩来总理“跨越最辽阔海洋”的握手,再到197
作者:杨小凯 编辑:先知书店 我原名杨曦光,杨小凯是我的乳名,1978年以后重新起用的名字,1948年出生于吉林,从小在湖南长沙长大。我的祖父是个地主,在乡下开办学堂。他受过严格的儒家教育,清末的兴
作者:许成钢(长江商学院经济学教授) 文化革命是一场恐怖政治的群众运动,产生于极权制,有着深厚的极权主义历史渊源。一方面,其渊源包含大量的外来影响;另一方面,中国历史上就存在的暴民政治,也是其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