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华文明没有催生出科学?
有本书叫做《科学的故事》,作者是清华大学教授吴国盛。里面有不少有意思的观点。 关于科学的诞生,开篇第一句话是——“科学不是技术。” 科学和技术有很大的差别,如果分不清这一点的话,就很容易得出“古代中
有本书叫做《科学的故事》,作者是清华大学教授吴国盛。里面有不少有意思的观点。 关于科学的诞生,开篇第一句话是——“科学不是技术。” 科学和技术有很大的差别,如果分不清这一点的话,就很容易得出“古代中
NASA于1998年1月7日发射了探勘者号月球探测器,把他的部分骨灰带到了月球南极的一个陨石坑里。他的骨灰就这样与月球的土地融为一体,从而让他成为世上唯一一个被安葬在月球上的人类… 文/
文/李佩珊 上映前,电影《奥本海默》被万众期待,上映后,它的讨论持续火热。诺兰,这位以“烧脑”闻名的好莱坞大导的名字,一直都是金字招牌。 不过这次诺兰决定不再“烧脑”,三个小时的《奥本海默》虽有最基
文/张天祁 李珊珊 “像一个命运尽在掌握的男人”。 1945年,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之后,一位同事这样形容控制中心掩体外的奥本海默。 这个带着微妙的原子弹试验场“霸总”气质的物理学家后来被称为
文/余昕(凯斯西储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 今年最引人瞩目的暑期档大片之一,是诺兰执导的《奧本海默》。影片改编自普利策奖的获奖作品《美国的普罗米修斯: 奧本海默的凯旋与悲剧 》 (American
文/徐瑾 走出上海百丽宫的IMAX大厅,极度炫目的画面与音乐似乎仍旧挥之不去。英裔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Christopher Nolan)自编自导的电影《奥本海默》,以三个小时长度的紧密叙事,7
中关于福岛核废水的事,我觉得有必要把整个事情来龙去脉捋一下。 这事要从2011年3月11日说起。 福岛核灾 那一天,在日本东部海域发生了9级大地震,引发了一波超级海啸。从性质上讲,这是天灾,日本首先
日本科技领域实现高速发展,依赖日本政府和各界的机制体制结合,但学界对于其模式是否属于“举国体制”还有争议。本文以日本半导体技术攻关作为案例,从实证角度论证日本科技领域是否存在“举国体制”,并总结其特
文/李海燕 平成时代的日本制造业,有得有失。总体来讲,日本制造业拿到了一个合格的分数。 从1989年到2019年的平成30年间,日本国内外环境了发生巨大变化,GDP(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在1%左
19世纪时,用于科学交流的语言有很多种,尽管后来出现了诸如“世界语”在内的统一性语言,但在20世纪后期,英语仍以势不可挡之势成为了科学界的通用语言。《科学巴别塔:西方科学语言史》(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