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基因编辑更可怕的,是社会达尔文主义重新抬头
作者:刘润 以史为鉴,我们会意识到现在最可怕的不是基因编辑,而是社会达尔文主义重新抬头。 1 1835年,达尔文随着小猎犬号登上了南美洲厄瓜多尔往西1000公里,太平洋里的神秘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
作者:刘润 以史为鉴,我们会意识到现在最可怕的不是基因编辑,而是社会达尔文主义重新抬头。 1 1835年,达尔文随着小猎犬号登上了南美洲厄瓜多尔往西1000公里,太平洋里的神秘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
作者:罗翔(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 “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事件持续发酵。这让我想起过去也曾经有人从基因角度研究犯罪问题。 人们实施犯罪,是否有生物学上的原因?最早对此进行系统研究
(本文由“思想潮”公号摘选自福山所著《我们的后人类未来:生物技术革命的后果》一书) 《银翼杀手:2049》中复制人共同守护着一个秘密——在多年以前,有一个克隆人生下了自己的孩子。为了守护这个秘密,无
作者:安贾娜•阿胡贾(英国《金融时报》科学评论员) 现实情况并不总是“龙生龙,凤生凤”。天资高的父母可能生下资质平平的孩子。平凡的父母也可能生出天才。 如果科技能让后一种情况发生的几率提高,会怎么样
作者:张曦 事到如今,没有人再还会怀疑,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未来充满不确定性。早上收到朋友发来的消息,说一对经过基因修改、从而终生免于艾滋病之祸的双胞胎本月早些时候已经在中国降生。我立即记起1999年
作者:孙玉涛 国容毓 每年的十月初都是诺贝尔奖的颁奖季,同时也是诺贝尔奖及相关话题讨论最热烈的时候。2018年的诺贝尔奖已经陆续揭晓,各国表现仍然是公众关注的焦点。毫无悬念,美国再次以6人获奖占据榜
作者:安贾娜•阿胡贾 没有一个饮酒者喜欢短斤少两,正如《大宪章》(Magna Carta)在800多年前就认识到这一点:“全国应有统一之度量衡。酒类、烈性麦酒与谷物之量器,以伦敦夸尔为标准;染色布、
作者:周其仁 最近,我和三十几位做企业的朋友一起去访问以色列,那是真受到触动。我们通常是白天访问,晚上讨论一下观感。我问过这么一个问题:在这个号称“创新的国度”里,我们究竟观察到哪些新东西? 有人说
作者:吴国盛 先讨论第一个问题,为什么科学出现在希腊?以前有很多非常庸俗的看法,科学和技术不分,以为科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混饭吃,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要吃饭,只要吃饭就要搞科学,所以把科学看作是和人类相关
作者:董磊 长期以来,在关于人类末日的“预言”中,人工智能机器人“造反”是一个司空见惯的剧情。 随着近些年人工智能技术高速发展,一众科技大佬频频警告各国要慎重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军事领域,可问题是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