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书宗:“持不同政见者”——苏联社会的良心
文/叶书宗 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苏联社会出现了“持不同政见者”,发生了“持不同政见者运动”。“持不同政见者运动”的此起彼伏,是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的苏联社会的一种标志性现象。 01 每年的12月5日
文/叶书宗 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苏联社会出现了“持不同政见者”,发生了“持不同政见者运动”。“持不同政见者运动”的此起彼伏,是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的苏联社会的一种标志性现象。 01 每年的12月5日
文/倪刃 在历史的河流之中,总有一些深沉的时刻,让它们的余波久久未能平息。 苏联帝国,一个曾经辉煌的名字。它仿佛是20世纪最宏伟的建筑之一,从战火中崛起,在二战中用钢铁和血肉抵挡了法西斯的狂飙,之后
文/刘瑜 一 关于什么是好的政治、什么是坏的政治,一百个人可能就有一百个看法,不同阵营之间甚至常常为此争得你死我活。然而,对于什么是好的人性、什么是坏的人性,却一定程度上存在”普世价值&
文/刘瑜 一 关于什么是好的政治、什么是坏的政治,一百个人可能就有一百个看法,不同阵营之间甚至常常为此争得你死我活。然而,对于什么是好的人性、什么是坏的人性,却一定程度上存在“普世价值”—一般来说,
文/如松 我在《如松看货币之道》的书中就已经推断全球化即将结束,时间仅仅八九年,逆全球化就已经到来而且已经成为这个世界多数人的共识,真正体现了“时间能够改变世界”这句话。 过去数月不断有人谈论通货紧
作者:海边的西塞罗 当地时间2022年8月30日,戈尔巴乔夫的心脏停止了跳动,苏联最后一代领导人去世了。 可能是因为“战斗民族”体质和酗酒的缘故,苏联-俄罗斯领导人大多享寿不永,但戈尔巴乔夫却是个特
作者:任剑涛 摘要:与人民共和国相伴随的中国当代政治学走过了70年历程。这是一段前接晚清、民国肇始的现代政治学,后启与中国主题凸显的政治学建构的发展过程。中国当代政治学的国际与国家主题出现两轮循环,
作者:闻一 谁能不爱国呢?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己的土地,有谁不爱呢?大概是没有的,除非是卖国贼。那什么是卖国呢?这解释就各不相同了。 在苏联,自20年代中期起,卖国的概念就越来越具有强烈的意识形
作者:沈志华 我当时听到苏联解体的消息非常震惊。十几年前我决定不再做生意,回归学术界,就是想研究这个问题。之所以去买俄国档案,就是觉得这么一个大国突然就没了,而且事先一点痕迹都没有,连美国中央情报局
作者:吴晨(《经济学人·商论》执行总编辑) 这是一个世人都了解答案的故事,33年前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严重事故,震惊了世界。HBO同名迷你剧的开头,直言不讳主角核科学家勒加索夫的命运,在录完自己的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