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功秦:中国要警惕激进主义的陷阱
文/萧功秦 中国改革已经进行了30年,为什么10年前已经逐渐边缘化的左右激进主义思潮,在现实生活中重新出现? 这与中国“强国家-弱社会”的结构特点有关。30多年来,社会自治并没有随着改革开放与经济发
文/萧功秦 中国改革已经进行了30年,为什么10年前已经逐渐边缘化的左右激进主义思潮,在现实生活中重新出现? 这与中国“强国家-弱社会”的结构特点有关。30多年来,社会自治并没有随着改革开放与经济发
作者:徐海娜(FT中文网专栏作家) 相比中国,他们为什么如此淡定?为什么没有过度反应?我观察到除了疫情严重程度不同导致的应对措施不同之外,人们的心态、理念和身处的社会结构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最初看到
作者:郑永年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经历了数十年的全球化之后,世界迎来了一波强劲的经济民族主义思潮。经济民族主义导致很多主权国家政府奉行贸易保护主义,给世界经济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尽管人们可以谴责
采访:凤凰网 受访:任剑涛 问:从政治学的慨念出发,“国家”、“祖国”和“政权”,这三个词应该怎样理解? 答:首先说明一下,这种词语的混淆,可能属于一种正常现象。因为在某种意义上,学术术语的严格性和
作者:安立志 讨论爱因斯坦的国家观,首先要弄清爱因斯坦的国籍。人们一般认为,爱因斯坦(1879.3-1955.4)是德国人。《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有权威释义,爱因斯坦是“德国出生的美籍著名理论物理学
(本文原发表于2004年前后) 作者:秦晖 数月前报载:当中美贸易谈判之际,我留美经济学会的徐滇庆先生“爱国”心切,向国家领导人上一奏折,主张中国应与美国对着干,哪怕引起双方互相制裁。徐先生慷慨宣称
作者:张千帆 主权至上的爱国主义是空洞和虚假的,最后往往导致误国甚至害国;真正的爱国主义必然以人为本位,高扬人权、和平与自由。只有站在人本主义基础上,才可能坚持真正的有意义的爱国主义。 一、“爱国”
作者:王小靠 -01- 长门的末日 1946年7月1日,在南太平洋上一处人迹罕至的群岛附近海面,美国海军试爆了一枚核弹。 这枚核弹的名字叫做Able。 如果Able有眼睛,那么当她被从空中投下时,会
发生在巴黎的火灾将中国的看客带回一百多年前的文明劫难现场,但国家主义不应该成为衡量文明的尺度。在某些时刻,为国家的每一声疾呼都有可能成为压垮个人权利的最后一根稻草。 作者:李继威(FT中文网编辑 )
本文原载2014年11月《中国新闻周刊》 作者:徐贲 2014年9月23日,科罗拉多州丹佛市郊区一些学校的几百名学生走出课堂,抗议学区委员会的一项历史教学方案。该方案提出,历史教育要强调爱国主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