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嘉健:逆反心理与隐形的报复
作者:吕嘉健 人类的大量行为都可以用逆反心理解释…对两岁的孩子和十几岁的青少年而言,逆反心理贯穿多种体验和经历,而且总是狂躁有力的。而对我们其余大多数人来说,逆反的能量是平平静静,隐藏起来的。 ——
作者:吕嘉健 人类的大量行为都可以用逆反心理解释…对两岁的孩子和十几岁的青少年而言,逆反心理贯穿多种体验和经历,而且总是狂躁有力的。而对我们其余大多数人来说,逆反的能量是平平静静,隐藏起来的。 ——
作者:陈枫 众所周知,拿破仑曾经有一段话广为流传,即“中国是头睡狮,当它醒来,世界都会为之发抖。”虽然,许多西方当代学者曾遍翻与拿破仑有关的原始资料,并未发现相关的法文或者其他语言的一手资料证实拿破
作者:曲卫国(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教授) 各位同学,各位家长,各位老师大家好! 首先请允许我像每年一样,代表复旦外文学院向大家表示热烈祝贺,我还是继续重复我每年在毕业典礼上说的话:请允许我代表外文学院的
作者:王缉思(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冷战结束以后,美国一直奉行对中国的两手政策:一手是交往与合作,另一手是防范与牵制。在经贸关系和人文交流领域,合作的一面比较明显;在国际安全和人权等问题上,防
本文节选自《美国研究》2019年第2期,原标题《选择国内战略 定位中美关系》,内容略有删减。 作者:达巍 国内战略取向是影响中美关系走向的重要因素。过去40年,中美两国国内战略取向的契合是中美关系取
作者:郑永年(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 不久前,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主任斯金纳在华盛顿一论坛上谈到与中国的关系时称:“这是与一种完全不同的文明和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斗争,美国以前从未经历过。”她还
作者:张千帆 主权至上的爱国主义是空洞和虚假的,最后往往导致误国甚至害国;真正的爱国主义必然以人为本位,高扬人权、和平与自由。只有站在人本主义基础上,才可能坚持真正的有意义的爱国主义。 一、“爱国”
作者:郑永年(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 如果说前些年人们讨论得最多的是中美如何避免“修昔底德陷阱”,近来随着两国之间贸易战不断恶化,人们思考的问题不再是会不会陷入“修昔底德陷阱”,而是这个陷阱
作者:钱满素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希特勒都称得上20世纪最奇特、最有影响、最令人深思的现象之一。一个毫无背景的维也纳流浪汉,一战中的陆军下士,以德国为基地,以第三帝国为舞台,在短短12年中改变了大半个
作者:邓聿文(独立学者,中国战略分析智库研究员) 美中贸易战复战以来,中国向外释放的信号重新变得强硬。比如,中国外长王毅和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张明先后表示:中国不可能签署任何不平等、不平衡的协议;对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