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良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中国政治改革
作者:郭良平(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高级研究员)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由它导致的周期性经济危机延续至今,使社会主义仍然有现实意义,也是中共坚持并看
作者:郭良平(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高级研究员)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由它导致的周期性经济危机延续至今,使社会主义仍然有现实意义,也是中共坚持并看
作者:刘远举 埃塞俄比亚空难无人生还,这其中包括8名中国乘客,在中国舆论场引起一片哀悼之声。 然而事情往往会向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本来是一场单纯的技术性事故,随即演变为不同的社会舆论事件。 空难中罹
作者:郑永年(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 最近四川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食品安全事件成为中国的特大社会新闻,在社会各阶层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但这实在是说不上新闻,只是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这些年来不知道
作者:原力 1993年夏,美国《外交》杂志发表了美国著名政治学者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一文,引起全世界广泛而激烈的争论。 文中首次提出”伊斯兰世界到处是流血的边界”
作者:郭良平(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今年(本文首发于2016年06月11日——编者注)5月16日是文化大革命爆发50周年。从90年代起,”毛泽东热”就不时成为
作者:许倬云 杨庆堃先生讨论中国人的宗教时,曾将建制性的宗教放在一边。其实在这一方面,中国近代百年来,也未尝没有值得注意的现象:建制性宗教的世俗化。人生在世,忧愁烦恼、苦多乐少,不得已时寻求解脱,大
作者:任剑涛 内容摘要:从晚清至今,中国一直处在适应、拒斥与重构国际规则的矛盾状态,这直接制约了中国国家治理的态势与结果。从历史演进来看,这一时段的中国经历了由崇尚德性到尊崇规则的国际认知变化,与国
作者:陈行之 1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孤独群体。 正义时代孤独的是不正义的人;反过来说,不正义时代孤独的是正义的人。 我习惯将正义者称之为思想者,一种用信念作为精神支撑活着的人。 2 孤独者或者说思
作者:陈行之 1 严格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句话仅只是一种生物状态或者社会状态的描述,并不包括价值判断。然而它也像任何理论一样,不可避免会被人们用来作为武器,宣传某种学术观点或立场,并经常结出
作者:周志兴 当今世界,全球化是一个热门话题。 当然,在全球化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也会有反对全球化的逆流,从最近的中美贸易战不难看到端倪。但是,这是一种暂时的局部的现象,推动者出于各种各样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