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哪吒成仙看道教的神仙谱系
文/章夫
如果真要评选2025开年以来最大的当红IP,非哪吒莫属。之前的哪吒在故纸堆里闹海,而蛇年刚刚开启,哪吒就从故纸堆里“跳”了出来,成为人们热议与追捧的网红大咖。
哪吒成仙的故事是道教神仙谱系的一个典型案例,透过这一丰满且神奇的神话故事,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窥见道教神仙谱系的顶层设计思路和逻辑构建体系。
世间第一本为神仙排座次的书
道教始于东汉,至魏晋时期更加活跃,这个时候道教里的神仙也十分庞杂,散乱无序。
到了南朝梁代,一个叫陶弘景的茅山道士站了出来,将原本乱作一团的神仙信仰,用一本《真灵位业图》为众仙排座次。此书将道教中的神鬼系统进行整理、编排,且创造性地将中国历代各色人等的著名人物,也一起排进了神灵谱系。
我们来具体看看陶弘景是如何铺排的。《真灵位业图》按高低秩序将神仙分为七个等级,每个等级设一中位,由一个主神居中主持,中位之外又分设左位、右位,由若干神灵相伴,更有散仙、女仙充实。就这样,七个等级的主神,分别都安排有一套班子(即左右诸神)成员,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阵容,那些不同等级的左右诸神中,有帝王将相,有圣人先贤,有道教领袖,还有神话人物。比如孔子、庄子,秦始皇、汉高祖、刘备、李广、张陵、葛洪,还有黄帝、虞舜、赤松子等。
这样一个庞大的神仙谱系中,各种各样的人物都有,且大都如雷贯耳赫赫有名,这样一个神仙谱看上去就是一个名人榜。最妙之处在于,图谱中不仅有当时道教典籍中出现的数百位神仙,更是融合了汉代以来的各种神仙信仰。表面上看是一个神仙谱,实际上是按封建官僚等级制而编排的花名册。
编撰这个花名册的,没有组织机构,也没有权威审核,就是一个人的随性而为。今天看来,不失为一种游戏成分更多一些,大可不必当真。
或许因为陶弘景茅山派道士的特殊身份,这套神仙谱一面世便引来轩然大波。广受非议的一点在于,“神仙谱”将老子的各种神号区分开来拆分于各阶,并作为“下临万民”的“太清道主”放在整个七阶神系的第四阶,仅与一些传说中的著名道士、名臣之列放在一起,是故意压低老子以打压天师道,实现得以自立的目的。要知道,作为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被尊为始祖,是万万不可亵渎的。
不少人甚至怀疑这是伪造之书,认为作为饱学之士的陶弘景断然不会有如此荒唐之作。
最有影响的要数《四库提要》的评价:“此书杜撰凿空……尤为无据。孔子为第三左位太极上真公,颜回为明是晨侍郎,秦始皇为酆都北帝上相,曹操为太傅,周公为西明公比少传,周武王为鬼官北君,则诞妄殆不足辨。”
类似现在名目繁多的榜单,有了陶的神谱后,各种不同的神谱也陆续出炉,五花八门,鱼龙混杂。没有规矩便是最好的规矩。道家本来就以云游天地、分散自由、散漫无章、无为而争著称,之前没有权威,不分你我,现在有了一个座次谱,没进入排名的,排名不好的……那些追随者们,当然不予承认。
“陶弘景榜”毕竟是世上第一个较为系统的道教神谱。所以后世诽谤也罢,争议也罢,这个榜单却还是顽强地流传了下来。
“玉皇大帝”在唐以前并不存在
细读那份广受非议的神仙谱系,也不难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出其中的开放性与包容性。而各种版本的榜单不断出炉,不同历史阶段的“民间组织部门”令其神谱更为庞大——依其自身好恶不断为神谱添“名”加“单”,这个榜单越来越臃肿。
历史学家葛兆光曾直白地形容,道教像一棵倒长的大树,“道”是根,而根下面枝杈横生、五花八门。相应的神谱也是如此,与“道”相应的开始是老子(老君),后来是元始天尊。而元始天尊也可以分身为好几尊最高神,如元始天尊、大道君、金阙帝君(或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那下面也就更杂芜繁复、名目众多,特别是道教讲肉身成仙,凡人都可以挤进这个神仙队伍中去。
以道教繁荣期的唐宋为例,道教的神谱就一直在不断地扩展和更替。“玉皇大帝”这个至高无上的神,便是这一时期被塑造出来的。这一形象在神话小说《西游记》里,几乎登峰造极。玉皇大帝住在灵霄殿,手下有托塔天王、哪吒太子、巨灵神、千里眼、顺风耳等一班武官,又有太白金星等一班文臣,与地上的帝王无异。
史料告诉我们,唐以前这个“玉皇大帝”并不存在。元始天尊就是统帅一切的主宰,所以,“玉帝”的称号本来就是归元始天尊的。中唐以后,天尊分身实在太多,有史料(《太上洞玄三十二天尊应号经》卷十五)甚至说他化为四方四百天尊。所以,这位居住在玉京山玉清三元宫的主宰者,也被很多道士称为玉皇。然而,这个名号越叫越响亮,便把“元始天尊”都给压了下去。
到宋代,玉帝的地位便十分突出。宋真宗还给他封了一个长长的尊号,叫:“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吴天玉皇上帝”。这样,玉帝似乎成了道教的第一位尊神,而元始天尊反而黯然失色,以致一般人只记得玉皇大帝。对此,葛兆光先生研究认为,后来的道士借“玉皇”的名称编了不少经书,还有的道士仿效佛教给这位尊神编造家谱与历史,说他是元始天尊命太上道君到人间去送子,当了太子,苦苦修行,舍弃了国王之位,历三千二百劫,又经过一亿劫,才修成了玉皇大帝。
这样,元始天尊便与玉皇大帝分开了,玉帝虽然没有三清那样至高无上,却是“总领宇宙主宰之君”,他虽然在三清之下,但三清毕竟太遥远虚幻。俗话说,“县官不如现管”,三清在无极界神秘缥缈之处,反不如玉皇大帝那么威风八面,令人敬畏。
你看一般道观,玉皇殿正受跪拜,庄严肃穆,而三清殿虽高高在上,却远不及玉皇殿来得实惠,玉皇殿叩头的人又多,供的果品又丰,香火也那么旺盛。
哪吒在神仙谱系中的特殊地位
陶弘景编纂的《真灵位业图》中还没有哪吒。哪吒进入道教成为神仙还要晚得多。
元明时期成书的《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是较早完整记述哪吒故事的。这本书里,哪吒被敕封为“中坛元帅”,是护法神。后来的《封神演义》《西游记》,哪吒逐渐被纳入道教的神仙体系。
透过哪吒道教护法神与民间信仰中“中坛元帅”这一特殊角色,可以观其成仙过程与地位演变。
如果仔细梳理陶弘景的《真灵位业图》,从上到下的层级脉络,大致可以从古代文学作品和不同史料庞杂多元的记载中,略知这样几个层级体系:
首先是“先天仙真”。“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为最高层级,它们代表宇宙本源,这也是道教不可撼动的顶层设计。它们是“天生”的,上天排定的,后天再努力也望尘莫及。哪吒的师父太乙真人是元始天尊的弟子(十二金仙之一),属于“先天仙真”的次级体系。
其次是“后天仙真”。即可以通过修炼或功德成仙者。比如八仙、天师等。哪吒虽为灵珠转世,但其莲花化身与肉身成圣的过程,更接近“后天修行成仙”的路径。
再次是“地祇与冥神”。这个层级包括山神、土地神、城隍、东岳大帝等。哪吒负责掌管自然和人间事务,虽不属地祇,但其镇压邪祟的职能与之颇有交集。
最后是护法神将与星宿神。哪吒被敕封为“中坛元帅”“威灵显赫大将军”,统领五营神兵,属于典型的护法战神,又与关帝、王灵官等并列。
将哪吒放到道教神仙谱系的层级结构便可看出,这一体系中哪吒的定位横跨多个层级,这样特殊的角色定位,也是他为何能成为一个“网红”的关键。通俗一点理解,有如一出大戏,哪吒角色层级虽不高,但戏份却很多,无论是“三界外”还是“五行中”他都可以串场,堪称神仙故事这出大戏绝对的主角。
这也不难理解。中国传统文化里,“英雄的故事”总能唤起广泛的共鸣。哪吒这位脚踏风火轮、手持火尖枪的少年神将,既是道教神仙谱系中熠熠生辉的星辰,也是凡间百姓心中不灭的英雄。他的形象,如同一道璀璨的桥梁,连接着天界的威严与人间的温情,在神仙与凡间交织出一幅既有神性又有人性的多彩画卷。
###
来源: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