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荔红:徐克的武侠世界
文/赵荔红
徐克新电影《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一出,顿时搅动“电影江湖”,口碑两极分化,以低排片,获得高话题讨论度。让人想起《蜀山传》上映时,也被口诛笔伐,票房惨败,十年后此片方被认可、奉为仙侠经典,至今无法超越。新《射雕》是否也经得起时间考验?毁也罢,誉也罢,徐克就是一个不能被忽略的“新武侠电影”的代表导演。“武侠魂”是否式微?“动作神话”时代是否一去不复返?在这个你方唱罢我登场、日日追新的时代,有必要回首看看,徐克是如何运用电影语言创造武侠世界的。

新武侠
所谓“新武侠电影”,是个相对概念。20世纪六七十年代,胡金铨是新武侠电影代表。他凭《大醉侠》成功颠覆了当时的神怪武侠片和黄梅调电影。胡金铨的审美是浪漫古朴的,他将京剧的唱念做打元素发挥得淋漓尽致,人物设计脸谱化,在封闭狭小的“客栈宇宙”空间中,呈现极大的矛盾冲突,捉迷藏式的打斗热闹好看;同时,胡金铨强化了轻功设计,以弹床加蒙太奇的技术手法,制造出飞檐走壁的动作效果,故而在当时,也被称为新武侠片。但随着技术革新、观众口味变化,胡金铨的武侠片,渐也不卖座。就在1979年,徐克凭处女作《蝶变》崭露头角,影片改编自古龙小说,在武侠中加入惊悚、悬疑,探索复杂幽微的人性,它化用了希区柯克《鸟》的精髓,吸收了美国西部片的对峙、日本武士片的诡谲等诸多风格,甚至将枪炮带入传统动作中,这是更新的武侠片了。1984年,徐克成立独立的“电影工作室”,四十年来,在风云际会的电影江湖,创造一种徐克式的“新武侠电影”。
1989年,徐克想拍《笑傲江湖》,力邀年届六旬的胡金铨执导。获金庸先生授权后,电影拍到一半,两人却分道扬镳了。个中缘由只有当事人知晓,最重要的应是武侠片的拍摄理念不同。胡金铨依旧遵循其“客栈宇宙”的京剧电影化拍摄手法,讲求东方之美、构图均衡,反对使用吊威亚、走钢丝、暗器,坚决反对将火枪、炸药等都搬到武侠片中;更兼外景拍摄的“等云症”,服化道的“考据癖”,讲求“无一处无来历”。而当时的香港影界,要的是“唯快不破”,无法由着胡金铨慢工出细活。徐克想拍的是一部风格凌厉、视觉效果惊人、借古讽今的政治寓言,所以他虽将导筒交给胡金铨,自己只担任监制编剧,却一再干预拍摄,剧本就写了16稿,最终架空胡金铨,老先生宣布退出拍摄。《笑傲江湖》上映时,导演依然写的是胡金铨,但其实有六位导演:胡金铨、徐克、程小东、李惠民、金扬桦、许鞍华,除了许鞍华是胡金铨的弟子,其他都是徐克“电影工作室”班底。影片开场保留了胡金铨针线绣花、长队跋涉等画面,但基本上是徐克的理念与构想。

《笑傲江湖》获当年金像奖、金马奖多项提名,被影评人称为“新武侠电影的典范”“新武侠电影的开山之作”,从此,徐克接过胡金铨手中的武侠大旗,成为“新武侠电影”的代表。坊间称“不魔改不徐克”“鬼才徐克”,他的武侠电影,在精神、武侠魂上是一贯的、接续的,但在电影技术、选角上,他会适应不同时代观众口味,寻求突破、创新。他的每一次创新,都会引发诸多争议。徐克的新武侠电影,不是一个狭隘概念,他将武侠与仙剑、玄幻、盗墓、西部片、战争等诸多类型结合,形成一个广义的、开阔的、丰富的、外延无限拓展的武侠电影世界。
武侠魂
何谓“侠”?内涵多有变化。有韩非子所谓“以武犯禁”之侠,有司马迁笔下“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己诺必诚”、急人所急、仗义疏财的“布衣之侠”,也有唐代负气任侠、仗剑天涯的游侠,而金庸说,“为国为民,侠之大者”。徐克的《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继承了金庸对“侠之大者”的理解,郭靖说:“武功高强的人,未见得有一颗怜悯之心,武功低微的人,未见得不能行侠仗义”,这就是徐克理解的“武侠魂”或“武侠精神”。同时,徐克也借助武侠电影,表达他的政治关怀、身份意识,思考庙堂与江湖、正与邪的关系。
作为香港导演,徐克有强烈的民族、国家、身份问题意识。“黄飞鸿系列”,英文名是Once Upon a Time in China,模仿《美国往事》,徐克想记录一个时代的中国往事。他将影片放置在洋枪洋炮强行打开中国大门、昏睡的东方雄狮不得不苏醒、民族处于存亡之际这一时代背景下,抵御外敌入侵、中西文化碰撞是其主题。第一部背景是洋务运动,刘永福赠送“吾土吾民”牌匾,黄飞鸿(李连杰饰)组织民团,解救被贩卖华工;第二部背景是签订不平等条约、白莲教运动,中西医学碰撞;第三部背景是八国联军。徐克塑造的黄飞鸿,长衫布鞋、手执雨伞,能武能医、亦儒亦侠,虽武功高强,却不以武争胜,反而主张以武止乱,于乱世中治病救人。
抵御外敌,一直是徐克武侠电影的主题。《笑傲江湖2:东方不败》中,东方不败(林青霞饰)之所以是邪教之首,不在于他修炼葵花宝典、变身女人,而在于,他居然勾结倭寇,想要乱我中华、一统江湖。
《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中,郭靖(肖战饰)也试图以匹夫之勇阻挡蒙古大军武力借道宋境,徐克借郭靖对成吉思汗说的话,强调了民族身份认同:“就算我拥有一个蒙古名字,我也不会忘记,我的本名叫郭靖。”郭靖虽在蒙古草原长大,却从未忘记自己是大宋子民,从未忘记自己的根在中原,也绝不允许外敌践踏父母之邦。徐克与金庸一样,在曾为殖民地的香港,即使拥有一个英文名字,也从未忘记自己的华人身份,从未忘记自己的根。
但徐克并非一个狭隘的民族主义者。在他的电影中:黄飞鸿是个开明的民族主义者,他反对白莲教不分是非烧杀与洋人有关的一切,主张开启民智,睁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所以他身边人,诸如十三姨、牙擦苏,都会洋文、善洋技。郭靖也不是一个狭隘的民族主义者,他从欧阳锋手下解救成吉思汗,因为如果成吉思汗死了,草原各部又会陷入战乱纷争,他又要阻拦成吉思汗攻打宋边城,因为草原人是人,中原人也是人,天下百姓都不应受战争离乱之苦。

《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中,一灯大师对郭靖说,世间之人,无外乎惑于情欲两字。成吉思汗南征北伐、雄图霸业,是一统天下的欲念;欧阳锋追寻《九阴真经》,是做“天下第一”的执念。庙堂也罢,江湖也罢,总为一个欲字,总是一种执念。
在“狄仁杰三部曲”中,徐克将庙堂权力斗争与江湖纷争结合在一起。江湖上的恶势力,追根溯源,都是庙堂政治斗争的结果,武则天为抓取权势,打击李氏子孙,铲除异己,她所造的孽,埋下江湖仇杀动乱种子。作为朝臣的狄仁杰(刘德华/赵又廷饰),却有江湖侠客的正义感,在他剥洋葱般破案的过程中,他也明白了:如《西游记》中所说,下界的妖怪,皆为天上神仙身边物事所化。
诸如《蜀山传》《奇门遁甲》这些影片中,是单纯呈现正邪对立、正派与恶魔的决战,正邪势不两立。但在《笑傲江湖》中,徐克思考的是,何谓正,何谓邪?正派岳不群为夺取葵花宝典陷害徒弟令狐冲(许冠杰饰),就是伪君子、是邪门;而邪教长老曲洋与正派刘正风可以琴箫合奏、携手退隐江湖。但在《新龙门客栈》与《龙门飞甲》中,庙堂的权力斗争,与江湖的正邪对立,结合在了一起:客栈老板娘金镶玉(张曼玉饰),原是非正非邪,一旦她与周淮安(梁朝伟饰)、邱莫言(林青霞饰)一起保护朝廷忠良之后,就站在正义一边;而东厂厂公曹少钦(甄子丹饰)等,追寻、迫害忠良之后,武功再高,也是邪的。

1983年的《新蜀山剑侠》,徐克将故事放在五胡乱华背景下,表达其对战乱中百姓的同情:主人公狄明奇(元彪饰)希望武功高强的南海派剑客丁引(郑少秋饰),不要忙着打打杀杀争胜负,要站出来拯救黎民苍生,他说真正的大侠,应有一颗悲天悯人之心。黄飞鸿是个武术大师,更是一个治病救人的医生,打斗或对抗都是为了化解干戈。
《三少爷的剑》,继续贯彻了这一思想:父亲为当武林盟主,利用三少爷(林更新饰)的剑,铲除异己;三少爷不愿成为杀人工具、厌倦武林纷争,隐身出走,不再使剑。在与燕十三(何润东饰)比剑过程中,三少爷认识到,手中的剑,不仅可以杀人,还可以救人。
新片《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徐克将怜悯心提得很高。黄蓉嫌弃江南七怪武功低微,郭靖说:“就算武功没那么厉害,也能像他们一样行侠仗义”;欧阳锋(梁家辉饰)夺取《九阴真经》是为了做天下第一,天下人在他眼中都是蝼蚁,郭靖则说:“永怀怜悯之心,那才是侠之大者。”讨论何谓“侠之大者”的同时,郭靖与成吉思汗讨论何谓“英雄”。成吉思汗南征北伐、战功赫赫,自以为是大英雄,郭靖却对他说:“大汗一人威风赫赫,天下却不知积了多少白骨,流了多少孤儿寡妇之泪。”“真正的大英雄,不是南征北伐,而是拥有一颗侠义仁心,是忧国忧民、心系苍生。”郭靖虽拥有至高武功,要的却是天下太平,百姓不受战乱流离之苦。天下太平,也是徐克的理想;永怀怜悯之心,就是徐克的“武侠魂”。
技术狂人
徐克走的一直是技术+明星制的电影工业道路。他之所以被称为技术狂人、技术鬼才,在于他迷恋电影技术创新,不同时代,都凭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将科技运用在武侠电影中。徐老怪电影的技术与审美,又是密不可分的。
“黄飞鸿系列”,可以说是原汁原味的武侠片,创造了香港1990年代的“动作神话”,《男儿当自强》音乐响起,配以海边练武场景,顿时让人热血沸腾。这个系列的武打设计,有不少经典画面:第一部海船上绳索狮子舞、船舱中竖起梯子上的闪转腾挪;第二部黄飞鸿与纳兰元述(甄子丹饰)在小巷中的竹棍、布棍对决;第三部不同场景的狮子舞。“黄飞鸿系列”的武打设计虽然继承传统的拳脚功夫,并继承胡金铨的“客栈宇宙”、武打设计在一个特定空间展开。但徐克开始用吊威亚来配合传统硬桥硬马式的拳脚功夫,使得武打动作更舒展漂亮,威力也得到加强;同时,打斗空间不再局限于平地,而是在立体空间展开,如钢丝上的狮舞对决,竹梯上的腾挪闪转,武打动作整体上更立体、更好看。
胡金铨武侠片,有外景,但更注重在“客栈宇宙”展开武打。但徐克的新武侠,武打在一切开阔场合发生。“黄飞鸿系列”,外景从广东延伸到域外;《新龙门客栈》虽也沿用“客栈宇宙”空间设计武打动作,但周淮安与厂公曹少钦的对决,是在甘肃敦煌鸣沙山附近沙漠拍摄,借助流沙、狂风、无垠沙漠,将武打表现得相当凌厉、开阔,视觉效果惊人。续集《龙门飞甲》场景变化更大,从明都城,到江南,再到甘肃龙门客栈。此外,《七剑》在新疆拍摄;两部蜀山故事,发生在云气蒸腾仙山林立的四川;“狄仁杰三部曲”,发生在洛阳;而新作《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大量镜头在蒙古草原拍摄,在骏马奔腾、千雕飞翔中展现郭靖的侠义仁心。
徐克设计武打,喜欢采用民间元素,比如《黄飞鸿》的狮子舞。生在港口城市,他喜欢在海船上展开武打,利用船舱、绳索、船帆来设计动作。对海船元素的偏好,甚至到了不管不顾海船存在的合理性。《龙门飞甲》有一场在江南水域赵怀安与厂公大船上的武打对决。这也罢了。两部《东方不败》,黑木崖居然也在海边,东方不败以海船为据点展开武功对决,这就很违金庸描写及观众认知了。最不可思议的是《狄仁杰之神都龙王》,洛阳居然是濒海的,海怪不独独毁坏神都海船,武则天还跑到海边去视察,狄仁杰驾船出海,捣毁造乱者老巢又返回洛阳,居然只用一天。这就有违常识而被诟病了。
早在1980年代,《新蜀山剑侠》即开先河,在武打动作中运用特效。徐克聘请《星际大战》特技小组来支援这部电影的特效镜头制作,技术上与国际接轨,这在香港是第一次。这部电影是香港电影特效史一部里程碑作品,具有划时代意义,徐克开创了“东方魔幻”流派。1999年,徐克准备重拍蜀山故事,他找了4家好莱坞电脑特效制作公司,运用100台计算机拼接图像,耗资近一亿港币,制作了一千六百来个特效镜头。徐克花费三年时间,完成《蜀山传》,但影片一上映,即被批评为“烂片”。当时的观众对武侠的理解依旧是拳拳着肉一对一打斗,而此片特效技术太过超前,仙人是飞来飞去,武功是雷电激光特效加持,观众无法接受。十年后,《蜀山传》被奉为仙侠片经典,至今无法超越;内地后来热播的仙侠剧,无不从徐老怪《蜀山传》中获得借鉴与益处。

运用技术中,也体现徐克的独特审美。《新蜀山剑侠》中,轩辕神殿、瑶池仙堡、上古编钟、敦煌飞仙、龙门石窟,这些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被热爱美术的徐克运用到影片中。当瑶池仙堡堡主(林青霞饰)出场时,服饰、姿态皆如敦煌飞天神女,飞舞彩带是武器,伸指即冰封一切,这些想象都相当美。《蜀山传》更是一首东方浪漫长诗,仙气凌虚的御剑飞行,云雾缭绕的悬浮仙山,都是后来仙侠剧常用画面,徐克是初创者。《蜀山传》中运用的特效技术,与道家阴阳理念结合:正与邪、神与魔本是一家,是一体的阴阳两面,血魔幽泉是阴,峨眉始祖是阳,一阴一阳的天雷双剑合璧后才能发挥巨大威力,玄天宗只有完成三元合一(宇宙力量、精神力量、重生力量),才能破除魔法、获得飞升。这些观念相当道家。《蜀山传》的不少画面极其精致幻美。昆仑山掌门孤月(张柏芝饰)为救徒弟玄天宗(郑伊健饰),自愿陨灭,她巨大美丽的面庞,化作万千碎片,在宇宙间消散,这个经典镜头,其破碎感、凄美感、特技效果,至今无法超越。

特效不仅运用在仙侠剧中,武侠片也在用;武侠或仙侠其实并无严格区分,只是一个是写仙人,一个是写凡人。比如《东方不败》,采用了胡金铨式的彩线绣花,但东方不败修炼葵花宝典的巨大威力,是通过特效传达出来的。《新龙门客栈》1991年拍摄,基本沿用传统功夫动作。2009年,徐克筹拍续篇《龙门飞甲》,他邀请《阿凡达》3D摄影指导,“非常规镜头”达1058个;此片拍摄两年,耗资2亿,特效费就占据5000万。其中经典桥段是在沙漠中,赵怀安(李连杰饰)与厂公雨化田(陈坤饰)的对决,武打动作中加入大量特效镜头,更兼有龙卷风特效。此片上映后被诟病,是因为徐克想塞入庙堂、江湖、权力、复仇,乃至盗墓等太多内容,导致剧情芜杂,且过于炫技。但在视觉效果上,非常震撼。《龙门飞甲》也是第一次将武侠与3D结合,因而成为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进入“大片时代”,观众审美已经变化,武侠片如果还是传统的拳拳着肉、单打独斗,观众也不要看。像李安的《卧虎藏龙》(2000),张艺谋的《英雄》(2002),都在功夫动作中运用特效。
所以,此番徐克在《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2025)中,呈现“九阴真经”“降龙十八掌”“蛤蟆功”这些武功时,运用特效而遭批评,实在是莫知所谓、无视武侠电影的发展。多年来,徐克一直在思考如何通过电影语言呈现金庸小说里这些至高武功的巨大威力,既要有传统功夫片的落实感,郭靖每出一招,就报出招数名,也与仙侠片的飘逸感不同,郭靖虽也腾空飞跃,但武侠动作更下沉、厚实、有重量感,加了特效后,武打动作产生的威力视觉效果更强。我在特效巨幕影厅中观看郭靖与欧阳锋阵前对决那场戏,相当燃爆、震撼,武功威力可抵千军万马。
徐克的电影技术与其审美是紧密相联的。《刀》的暴力美学、追求“唯快不破”,“黄飞鸿系列”吊威亚拓展武打动作的立体空间,《蜀山传》东方仙剑世界如诗如画,《龙门飞甲》第一次将3D引入武侠世界,狄仁杰系列将西方魔幻般的海怪、巨猿、千眼魔运用到中式武侠片中,而《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在军队服化道、排兵布阵上详加考证,精细程度似又如同胡金铨的“考据癖”,讲求“无一处无来历”。
七十多岁的徐克,像中神通老顽童,一生痴迷用电影技术、镜头语言来呈现武侠世界。他关注技术发展、时代审美偏好。回顾他的武侠电影,我们惊叹于:在每个时代,他的电影技术都是最新潮、最能与国际电影工业潮流接轨,同时对之后的武侠片具有开创性、引领性。而他的武侠又是源自中华传统文化,是对传统的继承。某种意义上,徐克是保守、恋旧之人,“黄飞鸿系列”主题曲一直沿用《男儿当自强》,《笑傲江湖》三部曲重复出现黄霑的《沧海一声笑》,而《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音乐用的是83版射雕的《世间始终你好》和《铁血丹心》,音乐一响,勾起一代人回忆。徐克这部新片在审美上,似乎返回到那个古典的浪漫的英雄主义年代,在这个AI技术盛行时代,徐克却在电影中阐发人性、仁义、怜悯心,看上去他转而复古、保守,却未尝不是一种前瞻远见。他告诉观众,武侠终究关注的是人,而不是技术。
明星制
电影技术与明星制,是徐克电影工业的双轨制。不同时期,当红明星的精彩演绎,给他的武侠电影添光加彩。
李连杰,1990年代武侠片黄金时代的正小生。可以说,正是他的出演,让“黄飞鸿”前三部很好看。俊朗的面容,利落的功夫,自然的表演,李连杰塑造了一个开明、仁义、亦儒亦侠、亦医亦武的黄飞鸿形象。“身怀利器而不逾矩”,在打斗中,黄飞鸿或者徒手御敌,或一把折扇、一柄雨伞、脱下长衫为武器,他的武打,总是为了止戈,点到即罢。后来,李连杰离开徐克,由别人替代他出演黄飞鸿的第4-6部,可看度就大打折扣。
林青霞第一次出镜,是在徐克的《新蜀山剑侠》中,她出演的瑶池仙堡堡主,以敦煌飞天形象,如画如诗出场,让人记忆深刻。她再次惊艳亮相,是在《笑傲江湖2:东方不败》中出演东方不败。据说金庸先生对徐克将东方不败魔改为一个女人,大为不满。但是,林青霞饰演的东方不败,却成为后世无法超越的一个经典形象。他(她)具有中性美,当他(她)与令狐冲携手“飞”行,当她独坐在酒桶上弹唱《沧海一声笑》时,真是又妩媚又潇洒,而作为日月神教首领,她又是狠辣、霸道、不可一世的骄傲,林青霞将这个形象的复杂性演出来了。差不多同期,在《新龙门客栈》中,林青霞出演清冷、骄傲的邱莫言,也有一种中性美。出演金镶玉的张曼玉,徐克则充分呈现出一个敢爱敢恨、泼辣又风情万种的客栈老板娘形象,可以说,张曼玉之后,再无客栈老板娘了。
《新龙门客栈》之所以成为武侠片经典,一半是因为剧情紧凑、武打精彩、更兼有西北沙漠的神秘感,另一半则是因为林青霞、张曼玉这些黄金时代明星的生动演绎。谁能忘记他们年轻时的动人面庞呢?十年后,徐克再执导续集《龙门飞甲》,由李连杰出演赵怀安,而替代张曼玉出演金镶玉的是周迅出演凌雁秋。周迅当时已是内地“三金满贯”女演员,又出演过《射雕英雄传》剧集的黄蓉。可惜的是,人到中年的李连杰,身手音容皆已大不如前;而周迅,远不能超越张曼玉的金镶玉,尽管徐克对她进行秘密训练,瘦小的她,并不适合演一个武功高强的西北客栈老板娘;倒是陈坤一人饰二角,厂公雨化田与江湖客风里刀,让人印象深刻。所以,《龙门飞甲》试图靠明星表演加成,已是不可能。
《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由刘德华主演狄仁杰。但徐克意识到,香港红星皆已人到中年,新生代又无特别出色的。所以,2013年开始,徐克起用台湾新生代小生赵又廷出演狄仁杰,与他相配的是当时大陆人气小生冯绍峰与林更新。纤瘦的赵又廷,来出演武则天时期重臣狄仁杰,是否合适?观众心中已有《神探狄仁杰》剧集中老成持重、精于谋略的狄仁杰,徐克反其道行之,塑造一个青年狄仁杰形象,兼具谋略、探案之能且武功高强。事实证明,徐克起用新人很大胆,《狄仁杰之四大天王》(2018)也由此三人出演,此时,赵又廷凭仙侠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大火,冯绍峰因《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成为人气演员,林更新则有《楚乔传》热度加成。
2025年《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上映,徐克选的是当红明星肖战出演郭靖。尽管肖战因出演《陈情令》中放浪不羁的魏无羡爆红,《玉骨遥》中清冷仙气的时影也让人记忆深刻,但由他出演具有国民度的郭靖,是否合适?徐克的选角是精准的,肖战演技在线,表演可圈可点;不独形象不违和,还有新的记忆点。徐克不有意强化郭靖的迟钝、木讷、憨傻,因为在徐克心中,能学会至高武功的郭靖从来不笨。这让人想起亦儒亦侠的黄飞鸿。两个大侠,身处不同年代,却都永怀怜悯之心。面对时代巨变、家国存亡,不逃避,不隐遁,而是勇敢地直面问题。

徐克选角很大部分凭直觉,从演员眼睛中,看见某种他想要的特质,在拍戏过程中,继续去挖掘独属于演员的特质,将其尽量呈现出来。徐克的选角,大多是精准的;而他镜头下的“美人”,无论男女,都是最美的,他是个善于拍“美人”的导演,因为他自己就是爱美的。
徐克说,人的一生,何其有限,拍电影就是造梦,在梦想中,经历不一样的人生。徐克的武侠世界,穿越不同时空:狄仁杰系列叙述的是唐代故事,《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是宋代故事,《笑傲江湖》三部曲是明末故事,“黄飞鸿系列”是清末故事。徐克的武侠世界,又是丰富多样的:《蝶变》探索幽微复杂之人性,《刀》呈现暴力美学,《蜀山传》有道家的奇幻、想象、诗性、飘逸,狄仁杰三部曲涉及对佛法的思考,新版《射雕》则是儒家的入世救世。徐克,何尝不是一个大侠,穿行于武侠世界,“苍生笑 不再寂寥/ 豪情仍在痴痴笑笑……”
###
来源:南方周末